八年抗日戰(zhàn)爭,八路軍總共殲滅日偽軍125萬余人,為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全國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Published on:2020-12-30 11:20:47 Visited:738
八路軍雕塑,玻璃鋼仿銅人物 (4)_看圖王
八路軍雕塑,玻璃鋼仿銅人物 (5)_看圖王
八路軍軍服為上衣立翻領、對襟單排五???、四個明貼袋。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卻清楚地標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軍佩戴“八路”長方形臂章,新四軍佩戴“新四軍”或“N4A”的臂章。
理論上,除無軍銜、無“符號”胸章、包括朱德、彭德懷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軍官均無大禮服和毛呢料制服(也有葉挺、林彪等例外)外,八路軍、新四軍軍服服裝與國軍中央軍和除東北軍外的其他部隊完全相同。但實際上,八路軍軍裝色調(diào)極其混亂,骨干部隊為繼承自中央紅軍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國軍后勤供給的部隊為仿德國灰色,后來軍服均為根據(jù)地土法生產(chǎn),山東、河北制成時通常為黃綠色,穿著后逐漸褪成黃灰或灰白色。陜北制成時多為灰色,穿著后逐漸褪成草綠色。新四軍位于江浙,條件較好,一般為較穩(wěn)定的藍灰色(現(xiàn)代影視作品中通常以德國灰色作為兩支軍隊的標準色調(diào))。除極個別外事軍官獲授軍銜外,兩支軍隊均只有臂章標明自己的軍級番號,并將姓名和部別寫在上衣左胸內(nèi)布片上(不同于其他國軍和汪軍,八路軍的布片朝內(nèi),外觀不可見),俗稱“符號”。
早期八路軍、新四軍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換帽徽(原紅軍純紅五星布制帽徽)時,由于戴上了昔日“敵人”的象征,兩支軍隊均發(fā)生過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離部隊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國共合作協(xié)議,由南京(重慶)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發(fā)生了皖南事變,引起新四軍全軍極大憤怒,新四軍殘部和重建后的新四軍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與之不同,八路軍由于1940年后兵員大幅擴充,遠遠超過3個師的協(xié)議規(guī)模,加上國共合作時好時壞,無法獲得國統(tǒng)區(qū)工業(yè)部門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琺瑯帽徽,越來越多的官兵軍帽上沒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僅有兩粒仿德國山地帽式紐扣,這并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實上,1940年后的八路軍軍人是否佩戴帽徽相當自由,無任何規(guī)定或推薦,亦不納入班兵風紀考評,有的軍人將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國共破裂的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