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Published on:2021-09-17 11:31:22 Visited:634
古代孔融讓梨人物銅雕
古代孔融讓梨銅雕
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在他死后曾懸賞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并論,列為“建安七子”。說道“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揚雄)、班(班固)儔也。” 據(jù)《后漢書》載,孔融有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共二十五篇。但這為數(shù)有限的遺文,后世又有所散佚,大多只是片斷流傳,其中詩歌僅存八首。
孔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內容大抵為伸張教化,宣揚仁政,薦賢舉能,評論人物,多針對時政直抒己見,頗露鋒芒,個性鮮明。在藝術上,文句整飭,辭采典雅富贍,引古論今,比喻精妙,氣勢充沛?,F(xiàn)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詩,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筆的犀利詼諧見長。
總體來看,他的散文講究辭藻的華美和字句的對稱,具有濃重的駢儷氣息,這是孔融有別于同時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時人們指出他的文章“體氣高妙”,“奮筆直書,以氣運詞”(劉師培《中古文學史講義》),這又體現(xiàn)了建安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的共同風尚。 與散文相比較,孔融的詩歌顯得遜色。
城市銅雕塑讓城市更精彩。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物,所以我們在發(fā)展城市文化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城市雕塑的擺放和建設,這對一座城市的文化和風景建設有很大的作用。城市銅雕塑是展示一座城市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簡單快捷的展示方式,城市雕塑讓城市更加的精彩。城市銅雕塑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的標志性的建筑物,讓城市銅雕塑復合城市的發(fā)展,更加復合城市的核心發(fā)展主題,銅雕塑工藝品讓城市的風景更加的精彩,這中銅雕塑藝術的歷練,讓更多的雕塑工藝品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當我們品嘗城市銅雕塑文化的時候,雕塑工藝品就更加的具有美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