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德 ,中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總裝備部某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1960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機械系,1993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Published on:2022-09-29 11:15:15 Visited:239
林俊德人物胸像標志銅雕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閩南山鄉(xiāng)永春縣介福鄉(xiāng)紫美 村,靠助學金上完中學和大學。1960年林俊德從浙江大學機械系畢業(yè),分配到國防科委下屬研究所工作專業(yè)是機械制造,單位派他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進修兩年。1963年5月,接受了研制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壓力自記儀的任務并擔任組長。這項研制工作只允許有一年多的時間,工作條件差,但按期完成了參試前的全部的技術準備和考核工作,并參加了首次核試驗。從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1996年中國進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試驗,參與了中國的全部45次核試驗。
林俊德是"核試驗沖擊波機測儀器研制小組組長"。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他們用了半年時間研制出了第一臺樣機,一年后成功用于中國的第一次核試驗。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一聲春雷,蘑菇云騰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儀器,第一時間準確測得了核爆炸的沖擊波參數(shù)。當天晚上,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林俊德帶領回收小組在爆心附近步行幾十公里,圓滿完成了核試驗爆炸數(shù)據(jù)的采集任務。1969年冬,中國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林俊德的戰(zhàn)場從大氣層轉到了地下,為盡快掌握地下核試驗爆炸應力波測量和核試驗工程設計技術,他和戰(zhàn)友從大山深處的平洞試驗到戈壁灘上的豎井試驗,先后建立了10余種測量系統(tǒng),為中國地下核試驗安全論證和工程設計提供了重要數(shù)據(jù)。1996年7月29日,中國成功進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試驗,勝利實現(xiàn)了既定目標。
銅雕一直普遍被認為是制作成一些工藝品、室外銅雕品和佛像等,其實銅雕的范圍遠不止這些,銅作為一種集實用性、可塑性、美觀性、殺菌性、可回收資源、材質的文化底蘊等因素,而使我們不得不承認銅其使用性的廣范。
城市銅雕能夠說在我國有比較悠長的歷史了,經(jīng)歷了很多年的風雨滄桑,銅雕成為了藝術性的記載城市歷史和文明最有用的方法,而且城市銅雕的特性也在反映這城市的文明和景色。我國城市銅雕百年衍生和昌盛,映射了我國現(xiàn)代都市化由初級到構成規(guī)模的演進過程,國家興則城市興,城市興則城雕興,這是城市銅雕的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