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漢代以后,橫吹笛已在宮廷、軍隊的鼓吹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Published on:2021-08-06 16:47:49 Visited:269
騎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童雕塑 (1)
騎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童雕塑 (2)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并且利用飛禽脛骨鉆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于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fā)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jù)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xiàn)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zhèn)惙ブ裼诶ヘH、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fā)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發(fā)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城市景觀銅雕的闡釋開放性與功能適應性,景觀銅雕也是屬于城市流行文化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也一定程度上還會成為推動城市發(fā)展潮流的標志,城市景觀銅雕應該具備一定的魅力,還應該具備一定的開放性,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由于人為對于文化認識的變化對于城市景觀銅雕也產生了不同的寓意,每一件城市景觀銅雕也在某種意義上屬于城市的一種特殊符號,是能夠獨自存在的,同時在能夠在不同的空間范圍之內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放置形式,終由于環(huán)境的因素而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效果?,F(xiàn)在城市中總有標志性的城市銅雕,那這些城市銅雕裝飾著我們的生活,美化著城市環(huán)境,城市銅雕是藝術表現(xiàn),更是精神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