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Published on:2021-08-14 10:23:41 Visited:402
王陽明銅雕 (2)
王陽明銅雕 (2)[1]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fā)展的儒家學說。根據(jù)王守仁一生中的經(jīng)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于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zhì),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diào)“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nèi)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diào)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xiàn)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后傳于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銅雕人物在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成為一門顯學,有著堅實的學院基礎訓練,銅雕本身動態(tài)神韻與展示空間和人群流動的相互關系,使立體創(chuàng)作更為人性化。中國當代藝術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國際聲譽,其中被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gòu)和收藏家廣泛收藏。近幾年來,國內(nèi)也掀起了一波波收藏和拍賣熱潮。隨著當代藝術市場的全面啟動,無論從商業(yè)上,還是在學術上,中國當代藝術都朝著銅雕人物雕塑的發(fā)展。
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種人物為造型的雕塑藝術,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質(zhì)材料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人物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