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由于造紙機器的發(fā)明,推動了紙的生產,并為印刷技術的機械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印制插圖的平版印刷的出現(xiàn),為膠版印刷打下基礎。 Published on:2022-06-24 16:53:50 Visited:126
不銹鋼書籍庭院景觀銅雕
不銹鋼書籍庭院景觀銅雕
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制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家的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fā)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在中世紀時期只有少數(shù)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谷登堡印刷術的發(fā)明,書籍才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絡的普及書已經擺脫了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于傳播、便于保存等優(yōu)勢,成為未來書的發(fā)展趨向。
人們能夠了解中國三千多年前的奴隸社會狀況,知道二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情形,讀到優(yōu)美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這一切,都有賴于古代的書籍。
中國最早的書籍,出現(xiàn)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頭做的。竹子和木頭是常見并容易得到的東西,在造紙和印刷術發(fā)明之前,缺少合適的書寫材料,人們就把竹子和木頭削成狹長的小片,用毛筆在上面寫字。用竹子削成的狹長小片叫"竹簡",用木頭削成的叫"木簡",它們統(tǒng)稱為"簡"。簡上通常只寫一行字,如果寫錯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寫,所以古代把刪改文章叫"刪削",這個詞一直沿用。書籍開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簡也有長有短,最長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寫一部書要用很多簡,把這些簡編連起來就成為"冊"。編冊多用麻繩,也用絲繩(稱"絲編")或皮條(稱"韋編")。古書中提到的"韋編三絕",說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為經常閱讀《易經》,把編簡的皮條都磨斷了三次。一冊書根據(jù)簡的長短決定用幾道編,一般用二、三道編,多的用四、五道編。表示書的數(shù)量的"冊"字,便是一個象形字,很像繩子把一根根簡編連起來的樣子。
采用手糊成型方法,制作前設計思路。從一端著手組合一部分糊制產品。一部分固化后再組合模具繼續(xù)糊制。一次盡可能多地組合單元塊。最后留一單元塊,單元塊預成型后膠接到整體雕塑。雕塑中類似于動物的角腿尾等難以制作的部分可用相應金屬材料制大致形狀,然后在材料上成型不銹鋼,通過打磨修整出來。不銹鋼彩繪雕塑的型面比較復雜,應特殊處理。玻難以鋪放處應先用樹脂填充,然后鋪放玻璃纖維及方格布。表面層用樹脂膩子長度以10毫米為宜,成型制作時,金屬骨架埋放在雕塑中。提高不銹鋼彩繪雕塑的剛度強度,增加使用壽命,最后用金屬骨架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