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猶太裔德國人,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 Published on:2022-07-04 16:02:05 Visited:204
馬克思人物胸像廣場銅雕
馬克思人物胸像廣場銅雕
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學畢業(yè)先后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系學習。中學畢業(yè)時著作:《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1835年8月),大學期間,成為青年黑格爾分子。1842年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任該報主編。與“自由人”決裂。
1843年6月19日,馬克思與童年時代的女友燕妮結婚。6月,前往克羅納茨赫度蜜月,期間寫成《克羅納茨赫的筆記》。10月移居巴黎,與盧格合辦《德法年鑒》。著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3年)為《德法年鑒》撰寫《論猶太人問題》等文章。這表明馬克思恩格斯已經(jīng)完成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科學共產(chǎn)主義的轉(zhuǎn)變。
1844年3月,與盧格決裂。8月底,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會見,合寫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從此他們開始了終身的合作。11月至次年5月,他們合寫《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著作: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
1845年著作:《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與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1847年7月,作《哲學的貧困》。11月底,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倫敦舉行的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受委托起草同盟綱領。
1848年2月中旬,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共產(chǎn)黨宣言》問世。1848年2月,席卷歐洲大陸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爆發(fā),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導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馬克思被比利時政府驅(qū)逐出布魯塞爾到達巴黎。1848年5月31日由馬克思主編的《新萊茵報》創(chuàng)刊。
城市銅雕作為城市可識別性元素而存在于城市當中,是城市視覺識別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屬于城市靜態(tài)的識別符號,是城市形象設計外在硬件部分最直觀的體現(xiàn),是城市的精神物質(zhì)文明的高度提煉,是一種經(jīng)過升凝練的印象標志。標志性的城市銅雕在城市空間里起到一個地標的作用。標志性銅雕作為一座城市的代名詞,是城市靈魂形象的代表產(chǎn)生。它所具有的象征性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即顯性標識象征與隱性標識象征。城市銅雕所具有的文化性、精神性的內(nèi)涵是一般景觀物無法取代的,它不是公共空間中的一個空洞的景觀物,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裝飾概念,而是具有人文性、文化性并與城市中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的具有生命的載體與標志。在城市中,城市銅雕作為供人欣賞和直接體驗的公共藝術作品,要考慮到受眾主體的文化層次和審美訴求,所以城市銅雕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應該不拘一格,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