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制作成本較低。 Published on:2022-09-21 14:58:10 Visited:113
吹笛子紅軍人物城市銅雕
吹笛子紅軍人物城市銅雕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并且利用飛禽脛骨鉆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信號),也就誕生了出土于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fā)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jù)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xiàn)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zhèn)惙ブ裼诶ヘH、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fā)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發(fā)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只笛,吹孔平面與按音孔平面相交約為90度的夾角,這與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極其相似。在時間上,兩者相隔幾百年;在空間上,湖南長沙和湖北隨縣相距數(shù)百里之遙,而吹孔位置幾乎-致,由此可見先秦到漢初橫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戰(zhàn)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現(xiàn)代的笛已十分相像。
城市銅雕通過銅雕語言表達了城市的主題,使參觀者得到了更直觀的教育和感悟。城市文明包括都市生態(tài)文明,這是后現(xiàn)代建設性文化觀念。都市生態(tài)文明的生態(tài)觀會很大程度地潛在影響城市公共空間銅雕的創(chuàng)作和審美,引導銅雕家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設計原則??v觀世界上美麗的都市,藝術皆已融入整個生活環(huán)境的設施中,令人賞心悅目。眾所周知,環(huán)境能改變人類原有的特性,不同的環(huán)境空間使人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都市中生活的人們渴望自然環(huán)境的洗滌,卻擺脫不了城市中的嘈雜喧囂及呆板的水泥、金屬。人和自然環(huán)境嚴重疏離,人們的心靈活動越來越狹窄。人們探索著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并存的合理性,并由此產(chǎn)生環(huán)境藝術。銅雕是城市景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時銅雕在城市景觀中起到表達城市主題的作用。銅雕本身通過銅雕的形式、語言、題材等表達銅雕的主題和內涵,從而表達城市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