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月令》記載:"出土牛以送寒氣。"后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唐、宋兩代最興盛,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 Published on:2022-06-14 15:05:56 Visited:126
開荒牛廣場景觀銅雕
開荒牛廣場景觀銅雕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記載:"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xiāng)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后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城市銅雕是銅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一種公共空間的造型藝術。城市銅雕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外在呈現,它可以豐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記載并延續(xù)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更加溫暖這座城市。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個美人的話,那么,銅雕就是美人明眸善睞的眼睛。城市銅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城市代言人的功能,體現了城市的文化和品味。城市銅雕如史書上的插圖,記載了不同時代的歷史和文明,看不同時代的銅雕就像讀不同年代的教科書。銅雕如凝固的畫、立體的故事、濃縮的精神,記錄著歲月的風云變幻,記載著時代的喜怒哀樂。
城市里的銅雕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展示著一種文化,又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給城市增添了美的色彩。立于城市公共場所中的銅雕作品,它在高樓林立道路縱橫的城市中,起到緩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帶來的擁擠、呆板、單一的現象,有時也可在空曠的場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不僅僅只是個銅雕,還承載著它應有的功能性以及一個地段的文化氣息,有時候又成為人們拍照的背景。